△CDT重型坦克实装形态
在近期战斗通行证活动里,玩家只要完成指定章节,就能解锁F系VI级金币重型坦克CDT。这款载具是基于ARL 44原型重新设计的,它的历史背景那可是颇具传奇色彩呢。它是提振军民士气的特殊产物,采用战列舰钢板制造而成,承载着特殊时期的军事工业智慧。
△ARL 44木质结构概念模型
在20世纪30年代末期,法国陆军面临着装备方面的困境,夏尔2C与B1 Bis坦克的75mm火炮存在技术缺陷。1938年,ARL工作室启动了B1 bis底盘搭载新型炮塔的研发项目,可到了1940年,战局突然发生变化,导致这个计划不得不搁置。在维希政权时期,CDM组织秘密推进30吨级坦克设计,不过配备高初速75mm火炮的方案由于德军的干预,在1943年终止了。
△ARL 44实车尺寸对比
在被占领期间,法方工程师以“清雪车”的名义秘密开发装甲载具,利用德方要求的工程机械项目来作为掩护。这种特殊的研发模式为后续装备的发展积累了技术储备。
△行走系统结构特写
1944年巴黎光复后,临时政府启动了过渡型坦克项目。因为缺乏实战经验,设计团队就沿用了B1重型坦克的成熟部件,它的行走机构与悬挂系统都是继承自前代装备,这样能确保快速投产的可行性。
△敦刻尔克号舰体拆解现场
在量产阶段,遇到了炮塔铸造技术的瓶颈,施耐德公司想出了个创新的办法,采用敦刻尔克号战列舰装甲钢板进行焊接制造。这艘舰在1942年自沉后,经过了多轮拆解,它的高硬度装甲材料被重新利用到了坦克防护单元上。
△主炮系统结构解析
SA 45型90mm坦克炮是由海军高射炮改造过来的,身管长度有5.85米,初速能达到1020m/s。发射风帽穿甲弹时,在600米距离的垂直穿深为204mm,穿甲性能比同期多数同级装备都要好。
△燃料补给作业流程
50吨级车体配备了迈巴赫HL 230发动机,这个动力单元是源自德系装备体系。值得一提的是,法国早期的FCM 2C重型坦克同样采用了德制动力系统,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技术传承现象。
△1951年国庆阅兵阵列
在实际服役过程中,ARL 44暴露出了动力系统维护复杂、散热效率低等问题。从1951年以后,它主要承担礼仪展示任务,最终在1954年被美制M47坦克全面替代了。
△现存博物馆陈列状态
这种型号的坦克生产总数为60辆,退役后,有部分被当作训练靶标,现存的实体成为了军事工业发展的实物见证。它的设计经验为后续AMX系列坦克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,在装甲车辆发展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特殊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