▲游戏中的灰熊突击炮
在坦克世界的战场上,D系阵营靠着二战时期研发的多种特殊装甲载具,一直吸引着玩家的关注。其中,以IV号坦克底盘为基础改造、搭载150毫米重火力支援系统的灰熊突击炮,在测试阶段就引发了不少讨论。这款专门为城市巷战设计的攻坚利器,未来说不定会重新回到战场呢。
经典火炮的进化之路
▲sIG33重型榴弹炮实拍
灰熊突击炮的核心火力,来自1927年定型的sIG33重型步兵炮。这门150毫米口径的短管火炮,结构简单,维护起来也方便,不过它重达1.7吨,太笨重了,所以机动起来很困难。为了让它在战场上更实用,德军技术人员先后试过把它装在I号、II号轻型坦克底盘上,但因为底盘性能不够,实战效果都不太好。
▲巷战中的火炮直射场景
还有一款基于III号坦克底盘的StuIG 33B,在战场上损耗特别严重,大部分都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折损了。这些经历让德军把目光投向了性能更稳定的IV号坦克平台,灰熊突击炮的研发也就此开始了。
攻坚利器的技术突破
▲突击炮内部视角展示
由阿尔凯特公司主导的改造工程,在IV号G型坦克底盘上建了个全封闭战斗室。斯柯达公司改进的StuH43型榴弹炮,不但能兼容sIG33的弹药,还通过优化炮架结构,让射击更稳定了。这门炮最大仰角能达到30度,再配上重达38公斤的高爆弹,在摧毁建筑工事的时候,威力特别惊人。
▲改进型行走机构特写
初期型号因为超重,行走机构老是出故障。后来经过结构优化的量产型,把装甲厚度控制在了80 - 100毫米,还改用了全钢缘负重轮,提高了承载能力。战斗室两侧设置了射击孔,里面还配了冲锋枪,大大增强了近距离防御能力。
战场轨迹与战术运用
▲城市作战战术示意图
1943年4月投产的四个突击炮营里,第216营在库尔斯克战役首次亮相,就成功挡住了苏军的攻势。后来的作战记录显示,这种装备在1500米内直射精度很高,能有效摧毁混凝土工事,不过它装填时间太长,大概要45秒,而且轮廓又高,很容易被反坦克火力攻击。
▲战术编队行进状态
从意大利战场到东线战区,灰熊突击炮大多采用阶梯式推进战术,一般在标准坦克分队后方800 - 1000米的地方提供火力支援。现存的战场报告说,它的高爆弹能对T - 34坦克侧面装甲造成结构性破坏,但对IS系列重型坦克效果就不太好了。
▲现存博物馆的珍贵展品
作为二战末期特殊作战需求的产物,灰熊突击炮的战术定位在传统自行火炮和突击炮之间。要是能在游戏里重现,它的战术价值就得看火力投射能力和机动性的平衡设计了。关于这款车在游戏里的分类归属,现在有人讨论把它定位成坦克歼击车,也有人想保留它自行火炮的特性,具体会怎么实现,还挺让人期待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