▌机动火炮先驱者
各位战友们好呀,在早期的游戏版本里,有些火炮的设计那是相当有特色。就拿S - 51来说,它采用狭窄射界,却配备了203毫米的重炮;还有SU - 26,能让炮塔360度旋转。而D系VI级火炮因为机动性特别出色,当年它的行进速度比好多中坦都快呢,被大家叫做“闪电蜂”,这也就是后来大家都知道的“野蜂”啦。这辆载具在虚拟战场的表现就不错,在实战当中更是留下了精彩的一笔。
▌重火力机动平台
卡车牵引的sFH18型重炮
在火炮发展的历史上,提升机动性一直都是个重要的事儿。当需要6匹战马或者卡车才能拖动的6.3吨重的sFH18型150毫米榴弹炮出现以后,德军就开始琢磨自行化的解决办法了。这款师属火炮最大射程能达到13.3公里,配备43.5公斤的高爆弹,每分钟能投射4发炮弹。到了1942年夏天,研发的重点就转到150毫米口径自行火炮项目上了。
sFH18实弹射击场景
▌复合底盘解决方案
原型车底盘构造
根据东线作战的经验,1942年新型火炮载具采用了III/IV号复合底盘。这个设计把IV号F型的外部组件和III号J型的动力系统整合到了一起,前部是驾驶舱,中部是动力舱,后部是战斗舱,这样的布局让操作空间更合理了。开放式战斗室侧面有10毫米装甲,正面有30毫米防护,早期型号顶部还加了防爆网。
火炮吊装作业
配备制退器的初期型号
▌火力投射系统解析
多车协同射击
主炮有8种装药模式,平常使用1 - 6号装药的时候,初速在210 - 495米/秒这个范围,对应的射程是4 - 13.2公里。因为载弹量只有18发,所以从1943年开始配套开发了专用弹药运输车,必要的时候还能快速改成作战车辆呢。
弹药补给车辆作业
▌实战部署与影响
军事展示活动
1943年3月,首批火炮列装部队,7月就参与了“堡垒行动”。标准作战单位是由6辆主战车和1辆补给车组成的,在东线战场广泛部署。有些缴获的车辆还被用来对抗轴心国残余力量。整个战争期间一共生产了714辆,它这种把机动和火力结合起来的设计理念,对后世自行火炮的发展影响可大啦。
战场效能验证
这种载具证明了高机动重火力平台在快速支援作战里是很有价值的。虽说它存在防护薄弱、载弹量有限这些缺点,但是它的战术应用经验给装甲部队火力配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