嘿,今天游戏里推出了春季补给箱活动,这里面可有10辆特色载具呢。其中,ISU - 130这个国服罕见的车型又登场啦!接下来,咱就好好深入分析一下这辆战车在实战中的价值,还有具体的操作技巧。
ISU - 130的研发代号是250工程,它装备的是由B - 13舰炮改良而来的S - 26型130毫米主炮。从1945年的测试数据来看,它的穿甲效能可比同期的122毫米火炮厉害多了。不过呢,因为炮管太长,导致它的机动能力受到限制,再加上口径标准化的问题,最后就没能正式列装部队。这种火炮有很明显的外观特征,标志性的T型制退器和方形炮口装置一看就能认出来。
在初代版本里,这辆车的性能有不少缺陷。比如说,射击精度只有0.46,视野仅仅350米,转向还不灵活,这些问题让操作体验特别不好。2014年它加入游戏的时候,定位是超测车辆,通过一些特殊活动渠道,玩家能以比较低的价格把它拿下。就算有这些毛病,它能带来高额的银币收益,还有独特的HE弹战术,还是吸引了一部分玩家去研究特殊的打法。
到了2021年的1.13版本,对它进行了核心调整。穿甲弹的穿透力提升了10.7%,从215提升到了238;特种弹的穿深增强了13.4%,从187变成了212;弹道速度也优化了,银币弹提升了6.9%;射界也改良了,水平调整范围扩大了5倍;动力系统也升级了,功率提升了15.4%;载弹基数还扩容了40%。
它的火力配置设计得挺独特。标准弹种能打出490的伤害,穿深是238;特种弹药的伤害能达到570,穿深是212;理论DPM突破了4500点/分钟;射击精度达到了0.35,还配合着0.06的基础扩圈系数。
下面给大家一些操作建议:第一,要充分利用地形的坡度,这样能实现 - 8°的俯角压制;第二,建议大家优先学习弹药切换技能,这样就能更好地应对不同的目标;第三,配置个伪装网能把静态隐蔽提升到47.5%;第四,强化光学设备后,观测范围能达到430米。
再看看它的防护体系。车体正面对AP弹的等效装甲是90毫米,炮盾区域有个75毫米的防护缺口,血量储备只有1000点,在同级里排倒数第二。
它的机动参数是这样的:公路上的理论极速是43km/h,实际推重比是12.8马力/吨,在硬地条件下转向速率是26度/秒。
咱们来说说怎么发挥它的优势。可以在中距离进行支援射击,建议交战距离在200 - 350米;在地形起伏的区域建立火力点;还可以在侧翼伏击敌方的轻型单位。
不过也有一些需要规避的事项。千万别和IX/X级重坦正面冲突;要注意防范152mm以上口径HE的溅射;转移阵地的时候得提前规划好路线。
这辆车经过版本强化后,已经变成了一个特色很鲜明的火力平台。建议配置改进型炮控系统、伪装网和高级光学观测镜。它比较适合擅长阵地战和火力支援的玩家,但要注意它的生存能力比较弱,不太推荐把它当作主力打钱的车辆来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