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异星探险家里,规划布局基地对生存发展很关键。科学划分区域能整合核心设施,形成自动化体系,减少手动操作。下面从多维度分享基地建设方案。

指挥中枢建在平整地形,周边留10x10格操作区,地基抬高1格防积水。核心建筑间隔2格,方便铺设通道和管线。
电力系统选太阳能板与蓄电池组合。在基地东侧3行2列布置6块太阳能板,每块日发电10单位,配4个50单位容量蓄电池存余电。解锁核能设施后,放基地北侧,与生活区隔5格以上,用专用管道自动补燃料。

氧气供应系统是生存保障。在基地西侧装2台制氧设备,与氧气过滤器联动,覆盖15格半径。输氧管道埋0.5格深地槽,省地面空间。
医疗舱建在指挥中枢南侧,连主供氧网络。角色生命值低于30%能快速恢复。极端环境星球,在医疗区加温控设备,保持室内15 - 25摄氏度,保证治疗效果。

资源加工区设基地东北方位,用3台冶炼设备配6个存储箱紧凑设计。冶炼设备按铁矿、铜矿、铝矿顺序排,存储箱分类存原料和成品。
冶炼区旁配2台制造设备,用直连管道自动送原料,提升建造效率。物流网络用主干道加分线结构,主运输管道贯穿各功能区,每3格设分支接口,各模块独立接入,防运输堵塞。存储箱出口装分拣设备,设优先级规则,自动分配资源。

合理分区和智能管理资源,可打造高效、稳固、可扩展的外星基地。无论前期临时据点还是后期大型枢纽,此方案能平衡操作便捷和生存安全。

 
  
  
  
  
 
 
  
 

 
 