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necraft世界由方块构成,每个方块占据标准格子,内部数据决定类型与状态。现在为你介绍目标选择器使用技巧,助你高效操作实体对象。
Minecraft世界除方块外,还有实体与视觉效果。移除视觉效果,如天空中的云、太阳、月亮、粒子效果等,不影响游戏机制,只减视觉表现力。
实体包含玩家、生物、矿车、船、掉落物、箭等可动态存在事物。像潜影贝、画、盔甲架等外观似方块,实际是实体,有独立属性和行为。
实体不以方块形式存在,处理大量实体时游戏可能有性能压力,所以要准确选择实体,借助目标选择器功能。
目标选择器使用方式如下:
用英文双引号包裹玩家名称指定具体玩家;
@a选所有玩家;
@e选所有实体;
@p选距离最近玩家;
@r选随机一名玩家。
为精确筛选实体,目标选择器支持参数设置,附加筛选条件。比如清除所有实体中类型为猪的实体,其他实体不受影响。
1.1版本可用参数有:
type(选实体种类)
name(选名称,不支持中文)
m(选游戏模式)
x、y、z(选坐标)
r(选半径)
rm(选最小半径)
使用参数时,在目标选择器后加方括号,括号内写参数和值,不同参数用英文逗号分隔。
例如,清除所有处于创造模式的猪,指令这么写:
还能用英文感叹号“!”表示“非”条件。如“/kill @e[type=!pig]”清除所有不是猪的实体。
注意,不能同时选两种互斥类型,如既选猪又选玩家,指令无效。
参数m可填值:a(冒险)、c(创造)、s(生存),也可用数字0、1、2代表这三种模式。
参数r设定球形区域范围,常和x、y、z坐标配合。1.1版本该参数异常,等号后加感叹号(如r=!20)才能正常用,1.2版本修复此问题。
参数rm设定区域外半径,和r配合定义球壳状选择区域。使用时注意版本差异带来的语法调整。
本文内容收集自网络,如有不妥请联系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