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开放世界里探索的时候,合理分配捕获生物的职能,能大大提升冒险效率哦。游戏里有三种基础队伍类型,每种队伍都得有针对性地配置策略,下面就来详细说说各类队伍该怎么组建。

核心战斗队伍得遵循属性互补原则哈,建议选那些有不同元素特性的生物,组成三角克制链。最好优先启用带有[元素专精][弱点洞察]等战斗特质的单位,要注意别让队伍里的元素属性太集中了。资质评定达到S级的生物,就把它们当主力来培养,B级以下的单位,就当战术替补用就行。

带有坐骑标识的辅助型生物有特殊的探索能力呢。前期推荐配置两类功能性单位:要是选移动类的,沙漠迅蜥(移速+35%)和雾谷隼鹰(滑翔耐力-20%)就挺不错;物资管理类的话,优先考虑有空间折叠特性的储物水母。到了中后期,建议编入能生成传送锚点的星界守宫,这样就能建立临时传送网络,提高探索效率啦。

定居点发展得配置生产型单位,筛选的时候重点看看[高效作业][资源回收]等生产特质。农业体系的话,配光合史莱姆(作物生长速度+25%)和沃土穿山甲(肥料效果+30%)就挺好;工业体系的话,雷电云母(发电机功率+40%)和熔核巨龟(冶炼效率+15%)是必备的。建议定期检查单位的工作契合度,及时优化生产链条。

建议至少建立三套预设编组,来应对不同的场景:秘境探索组重点得有元素破盾能力,物资采集组得带上多重采集天赋,世界BOSS攻坚组就得配置高爆发单位。平时养成定期整理生物图鉴的习惯,及时记录特殊个体的觉醒技能,这对后期高阶阵容搭配可有帮助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