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七日世界中,种植系统可是维持生存和资源供给的关键部分。和传统的农场模拟不太一样,这里种作物得综合调节水分、光照还有土壤条件。要是能合理运用种植技巧,不仅能有食物吃,还能拿到工业原料和特殊材料呢。
开始种植前,先选好合适的土地或者搭个种植台很重要。要是露天种,得留意地形平不平、排水好不好;要是用温室种植台,就能和外界环境隔离开。不管用哪种方法,种植区域每天都得有至少6小时的直射光照,还得弄好有效的灌溉通道。
想构建自动化种植体系,得准备三类核心东西,就是模块化种植槽、智能滴灌系统,还有全光谱补光灯。滴灌装置要接上储水容器,这样才能一直有水供应,建议把灌溉量控制在让土壤湿度在60% - 80%这个范围。补光灯得选波长在400 - 700nm的,挂在植株上方1.2米的地方,每天开多久可以根据不同的作物来调整。
我推荐用六边形的种植布局,以中央灌溉节点为中心,六个种植槽围着排成一圈。每个种植单元都得单独有补光设备,不然光照重叠会浪费能源。灌溉的压力最好保持在0.3 - 0.5MPa,可以用压力表随时看着。还要定期校准光照强度仪,保证每个地方的光照值都不低于8000lux。
水源管理系统得有三重过滤,前置沉淀池能把悬浮物去掉,活性炭过滤器可以吸附杂质,紫外线消毒装置能消灭病原体。取水的地方离污染源得至少200米,还要定期检测水质的PH值和导电率。建议准备个应急储水罐,按照每平方米种植面积50升的标准来储备水。
在改良作物方面,用蜂群授粉系统能让作物变异的概率提高18% - 22%,建议每30平方米放1个三级蜂箱。缓释型复合肥要按照N - P - K = 15 - 10 - 15的比例来用,在播种期和抽穗期各加施一次。温室环境控制器可以提前设定好温湿度曲线,像马铃薯类的作物,最好白天温度保持在25℃,晚上保持在18℃,有这样的温差环境比较好。
掌握了这些种植的要点后,最好建立一个定期检查的制度,每天记录下作物的生长情况。要是灌溉系统和光照设备能配合得好,单个种植单元每周的产量能达到基础值的2.3倍。合理使用自动化设备,能大大降低获取生存物资的难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