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充满挑战的生存环境里,合理规划庇护所可是保障物资安全、抵御威胁的关键所在。接下来,我将详细解析地基的初始尺寸以及扩建机制,帮各位幸存者高效利用空间,打造出功能性十足的基地。
完成主线任务第二阶段后,系统就会解锁基础建造功能啦。初始的地基是标准的 5 米×5 米方形区域,我建议大家优先把基础加工台、临时储物箱还有简易床铺给放好。这一阶段得留意材料堆放效率,我推荐采用中心辐射式布局,这样能确保各设施之间的交互路径最短。
等达到 15 级,并且完成科技树第三层研究后,就可以激活区域拓展模块了。扩建后的地基支持三层立体建造,我建议划分出三个功能区:西北象限可以设置熔炉和加工设备,当作制造区;东南区域建立垂直仓储系统;东北方位就规划为防御工事预制区。
要是进行进阶建造,就得注意承重结构设计了,我推荐使用金属梁架作为支撑主体。防御体系的话,建议采用双层复合墙,外层布置尖刺陷阱和自动哨戒炮,内层设置应急通道和撤退路线。生活区域建议把地基抬升 0.5 米防潮,采用悬空设计能规避地面威胁。
掌握了地基扩展规律后,建议采用模块化建造方案。每个 5×5 单元能承载 2000kg 物资,相邻单元间保留 1 米缓冲带,方便后期改造。照明系统推荐用太阳能阵列供电,这样既能节省资源,又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求。